【日常照護】爸媽病倒需要有人照顧怎麼辦?八步教你如何有效克服照護阻礙,讓照護不再是悲劇!

▎爸媽突然病倒,你準備好成為照顧者嗎?

什麼時候你才會驚覺父母已經老了呢?
是在日漸泛白的頭髮之間,
還是臉上逐漸變多的皺紋呢?

許多人都覺得,
父母像是「一瞬間」老去的,
因為一次看似小小的意外,
卻讓原本看似硬朗、永遠都會做我們支柱的父母,
像是遭逢強烈地震一般,
一夜之間震垮了父母的身體,
也震垮了許多人心中的心靈支柱。

許多人因此從原本的被保護者,
被迫一夜之間必須長大成為支撐家庭的新支柱。

而這樣的劇變總讓人猝不及防,
頓時慌亂了手腳,
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家庭角色的轉換,
也不知道該如何求救,
於是乎,
社會上的家庭照護悲劇劇本在各個家庭中重複上演。

即使政府投入再多照護資源,
這樣的悲劇鍊似乎仍不斷延續著,
難道你就只能無助地等待悲劇降臨在我們身上嗎?

本篇文章希望陪伴正面臨家庭角色轉變的你,
擺脫無數家庭身陷其中的照護深淵。

文章中我將會從最常發生角色轉換的場景「醫院」出發
八個步驟協助你建立穩固的照護基石
知道該如何循序漸進地承擔照護重責,
而不用再像過往家庭悲劇的主角一樣,
只能默默承受著一切,
也不知道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忙,
最終在照護父母中賠上自己的人生,
落入玉石俱焚的絕境。

如果你不想成為新聞中的悲劇主角一員的話,
記得把文章看到最後喔!

文章最後我也會偷偷告訴你一個「價值百萬的照護秘方」
不僅能提升你的照護人生的生活品質,
還能享受照護父母的過程。

想知道的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讓人措手不及的照護重責

長照、出院準備、照護規劃

80歲的陳爺爺,
平時與老婆居住在鄉下,
身體一直都很硬朗,
沒住院也沒生過什麼大病。

每天清晨,
陳爺爺都會到田裡種菜、巡田,
夏天還會起個大早摸黑上山採竹筍,
到菜市場擺攤添補一點家用,
也會寄子女愛吃的蔬菜讓他們,
讓他們能吃得更健康。

子女則在城市成家立業,
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家探望。

某天清晨,
陳爺爺和往常一樣,
打算到田裡施肥、巡田水,
正好最近蔬菜大豐收,
陳爺爺開心地想要採一些蔬菜寄給子女,
幫他們省一點菜錢,
也能讓孫子們大飽口福。

殊不知,
才剛停好機車,準備走進菜畦時,
陳爺爺突然感覺到眼前一片黑暗,
忍不住跪倒在地,
心中正忖度著,
看來是最近都在弄菜園的事情,
好像把自己操得太勞累。

但很快地,
一陣疲憊感襲來,
陳爺爺逐漸失去了意識。

醒來之後,
陳爺爺才發現自己躺在亮白的病房裡,
身邊被子女和老婆圍繞。

原來是女兒剛好趁放假回老家一趟,
發現爸爸去菜園半天都還沒回家。
跑到菜園一看,
才發現陳爺爺昏倒在地、意識不清,
趕緊叫119緊急送醫,
並通知其他手足。

陳爺爺正感到一陣窩心,
想告訴家人自己沒事,
只是太勞累,
休息一陣子就會好。

然而,
正想舉起右手安慰子女時,
卻發現自己的右手不聽使喚。

原本想說些安慰的話,
卻發現自己只能結結巴巴地講出零星的詞語,
沒辦法好好把心裡話表達出來。

面對這樣的變化,
陳爺爺與家人陷入一陣慌亂與不安

這時醫師進來查房,
告訴他們:
「陳爺爺會暈倒其實是因為腦梗塞中風造成。
目前陳爺爺的右半邊都無法順利活動,
語言能力可能也有受損的情形,
已經緊急開刀打通梗塞的腦血管。
但是大腦已經缺氧一陣子,
能不能恢復成以前的樣子很難說,只能持續觀察。

目前還需要住院幾天看有沒有併發症,
等狀況穩定就能夠出院回家療養。

但是因為右半側身體無力,
需要長時間復健,
回去還要臥床一段時間,
需要有家人在身邊照顧,
不能像以前一樣到處跑了。」

這樣的消息對於陳爺爺以及他的子女來說,
都是一陣晴天霹靂。

原本以為會一直健康、硬朗到過世的爸爸,
卻在一次無法預測的意外中,
直線式下滑成需要他人密切照顧的狀態。

陳爺爺聽到這樣的消息,
心理鬱鬱寡歡,
無法接受自己從扶養子女長大、撐起這個家的一家之主,
變成了什麼都需要人照顧的廢人。

子女們也在病房外開始爭論,
之後爸爸如果真的都要臥床到老死、需要有人照顧,
到底要由誰來犧牲家庭與事業呢?

這樣的場景,
對於已經是照顧者的你,
想必並不陌生;

而對於剛面臨相似處境的你,
其實你並不孤單。

照顧老去的父母一直是我們理智上知道,
但卻從未認真規劃過的必經人生,
而你……準備好怎麼面對這個人生難題了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