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照護|中暑】大熱天長輩懨懨、沒胃口嗎?不知道這7個中暑對長輩的隱形危害,小心長輩突然臥床不起!

然而,
原本以為只要降溫之後就能夠恢復意識,
殊不知人雖然醒過來,
卻變得全身癱軟無力,
需要家人攙扶才能勉強做起來,
雖然做了各式檢查都沒發現異狀,
住院觀察一個月後只好出院。

即使出院了,
奶奶卻一直臥床不起,
無法像以前一樣出門買菜、煮飯給家人吃,
連起床走路都有困難,
腦筋也不像以前一樣清晰,
常常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反應過來。

家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照護難題,
只好趕緊申請外籍看護到家幫忙,
家人也為了照顧奶奶而搬回老家就近照顧。

而新聞中也不乏可以看到,
因為輕忽一時的中暑症狀,
沒有即時做好避暑措施,
造成從原本只是疲倦無力、頭昏沉、食慾差,
最後演變為高溫不退、意識昏迷、四肢冰冷乾燥的危急症狀,
被送往加護病房急救。

運氣好的人急救後可以回到原本生活,
但對於老人家或是慢性病纏身的病人,
卻容易留下難以回復的後遺症,
甚至像前面提到的奶奶一樣,
從原本活蹦亂跳的生活,
急轉直下成臥床倒地不起,
不僅對病人是種精神上的打擊與無力感,
對家人來說,
面臨到突然降下的照護壓力,
沒有事先準備,
讓大家都措手不及,
也是造成許多家庭爭執的原因。

長輩突然病倒,讓你不知道怎麼面對照護重擔嗎?
推薦閱讀:
【日常照護】爸媽病倒需要有人照顧怎麼辦?八步教你如何有效克服照護阻礙,讓照護不再是悲劇!

中暑不僅是夏天的事,秋冬才是考驗的開始

中暑、熱衰竭

但可別以為中暑只要避免嚴重到住院的程度就好,
而輕忽了平時的輕微中暑症狀!

事實上,
從中醫的觀點來說,
中暑是因為夏天的「暑氣」打擊我們的身體所引起的一系列身體不適感,
像前面演變為中暑重症的情形,
就是暑氣太強,
超過人體氣血可以調節的負荷,
造成身體崩潰。

然而,
暑氣也可能因爲跟人體氣血一直處在兵戎相見狀態,
後來因為夏天結束一時休兵,
但是這些沒有被身體成功驅除的暑氣就會潛伏在身體內部,
等待某天你的身體大兵一時大意,
就會傾巢而出又造成類似中暑的症狀,
這樣的狀況稱為「伏邪」。

在中醫《黃帝內經》有這樣的看法:
「冬傷於寒,春生病熱……夏傷於暑,秋生痎瘧」
就是在描述該季節的疾病沒有好好治療,
會在其他季節伺機而出。

而這樣的疾病因為藏得很深,
所以當發作起來時,
反而症狀會比起當時剛得疾病,
症狀嚴重許多,
也更容易引起意識昏迷、身體快速衰退失能。

潛伏的暑氣,
最容易在秋冬時節,
因為「颯風寒」這種小感冒而被活化,
這也是一些小感冒卻能夠引起人急診住院的原因。

這種「伏邪」的概念是中醫不同於西醫,
很特別的一種疾病思維。
如果長輩在秋冬時節容易躁動變嚴重、
意識變得不清楚、
身上容易長出紅色扁平狀的斑點,
或是濕疹紅爛不容易痊癒,
就要小心長輩可能有暑氣深藏於體內,
在冬天被啟動而造成這些症狀喔!

通常這樣的長輩也會是送急診的高危險族群,
如果不及時治療,
躁動、意識不清的症狀會越來越嚴重,
最後就會休克昏迷,
導致前面所說,
一住院就倒地不起的情形。

教你從中醫觀點預防中暑

中醫養生、中暑預防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到中暑對於長輩的危害,
但是面對越來越熱的夏天,
電費也不斷高漲,
除了開冷氣降溫以外,
中醫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中暑呢?

事實上,
我們的身體氣血會自動應對外在環境,
做出自我調節,
因此,
會有中暑的狀況,
大多是因為身體氣血失去平衡,
連帶的調節能力也失控,
才會造成中暑。

而在前面也提到,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排熱能力失常」,
也許你會發現,
身體在夏天的時候特別血脈噴張、很有幹勁、無法靜下來,
這是因為夏天時候身體會讓氣血往外跑到體表,
讓身體可以啟動散熱機制排汗而出。

因此,要避免中暑的最好方式,
就是調養身體讓氣血自己調節,
以及確保排汗能力順暢。

調養身體氣血

氣血是支撐人體生命的原料,
這些原料仰賴中醫常講的「經絡」、「三焦」
這些通道輸送到身體各處,
所以要調養身體氣血,
就必要有兩個條件:
充足的氣血供應,
以及通暢的輸送管道

-充足的氣血供應

中暑預防

一般而言,
我們的氣血源自於吃下的食物,
而對於現在生活水平提高,
大多數人都能獲得充足的能量,
反而最大的問題是「吃太多」。

當我們吃下過多身體難以消化的食物,
很容易讓將食物轉換為氣血的鍋爐-「脾胃」,
過度的負荷,
身體為了讓脾胃可以盡量消化所有食物,
反而會讓氣血集中在脾胃,
而不會往表皮輸送,
造成表皮的氣血供應不足,
於是就不會排汗。

此外,
消化不良的食物堆積在腸胃中,
容易形成「食積」這種不良代謝廢物累積在消化道,
繼續影響下一次食物的消化,
反而加重脾胃的負擔。

不斷累積食積,
腸胃排便的功能又來不及排出這些食積,
久而久之就會生成你常聽到的「濕熱」這種又糊又高熱的代謝廢物,
反而更容易讓暑氣有機可乘,
更容易中暑。

因此,
在夏天如果希望可以預防中暑,
我們必須要注意飲食。

飲食必須遵守幾個原則:

➊ 一餐只吃八分飽,不暴飲暴食

➋ 五穀蔬果為主食,少吃麵食、糕點、糯米類、禽畜類肉品以及乳製品

➌ 飯後不久坐,休息30分鐘後輕鬆散步幫助消化

➍ 冰品慢慢吃,不狼吞虎嚥,才能消暑又解渴

-通暢的輸送管道

中暑預防

經絡的通暢程度會影響氣血能不能順利流過,
如過經絡在某一處有廢物堆積,
或是因為經絡虛弱,
讓氣血難以通過,
都會造成氣血在輸送時遇到阻礙。

被阻礙的氣血會在該處滯留,
造成氣血蓄積,
久則會形成濕氣以及瘀血這些不好的物質,
讓該處感覺到疼痛、痠軟無力,
阻礙變得更嚴重,
氣血更送不過去,
該區域的肌肉、組織就會變得像沙漠一樣,
失去正常的功能。

為了要讓管道舒暢,
除了一般我們常見到的「太極拳」以外,
其實一般的「有氧運動」以及「伸展運動」,
就可以達到疏通經絡的功能。

➊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的強度只要達到中度強度,
讓你在運動過程中有點喘、無法輕鬆聊天,
並且時間長度達到身體有汗流出的程度,
其實就達到通暢氣血的目的,

這時候你會發現,
排汗後整個身體變得輕鬆、
腦袋變得清晰、
心情愉悅,
這些都是氣血通暢的證明!

➋ 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則是以伸展到輕微緊繃感,
有點痠痛,
但不會痛到不自覺身體緊繃,
這樣的伸展程度就是剛好的拉伸感。

而伸展是以「肌肉」變柔軟為目的,
表示氣血順利流到該部位,
肌肉才能夠變得柔軟有彈性。

如果伸展後反而覺得皮膚變的緊繃、冰涼,
肌肉一直無法放鬆,
那就表示你的伸展強度太強囉!

確保排汗能力順暢

在談完氣血的供應與輸送兩個方面的保養後,
接下來也必須確保氣血能夠變成汗水排出,
才能達到散熱目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