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長輩從你與家人做起
我們的免疫系統就像是我們身體的軍隊一樣,
隨著年齡越大,
軍隊裡面的士兵、將士們也會漸漸老去,
反應力以及戰力都不如年輕時。
而打疫苗就像是在平時做軍隊演練一樣,
訓練我們體內的免疫軍隊,
模擬特定病毒敵人來襲時該怎麼應對,
這樣在真正敵人侵略的時候,
軍隊就不會手忙腳亂、亂了軍心,甚至被攻破。
然而對於已經老去的軍隊,
雖然疫苗演練也能夠讓他們有所防備,
但是抗敵能力與學習能力就是不如年輕士兵,
敵人來的時候防護能力還是很差,
那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戰爭的發生」對吧?
所以接下來我要教你如何幫父母加強免疫防護力—
「挖深護城河」以及「增高城牆」
– 挖深護城河 –

你知道護城河的作用是什麼嗎?
那就是讓敵人不要靠近城鎮、防止敵人入侵城鎮。
病毒是一種生物,
不會像阿飄一樣憑空出現與消失,
因此他必須要有「媒介」帶他潛入城鎮才能夠造成「感染」,
而當病毒成功進入城鎮
在城鎮中為非作歹、破壞城鎮安寧的時候,
就會形成「感冒症狀」。
因此替父母挖深護城河的方式,
就是減少會攜帶病毒的媒介,
而這些媒介常常就是你與身邊的家人。
那要怎麼挖深護城河呢?
那就是減少你與所有同住家人感染病毒的風險!
防護秘訣1
▶ 所有與父母同住的家人都必須施打疫苗

相對於長輩,
其實同住家人反而在上班、上學時有更高機率接觸形形色色的人。
當社交環境越是複雜、密集,
越是有更高機會成為好的病毒媒介。
如果同住家人施打疫苗,
加強自身的軍隊抵禦外敵能力,
在病毒剛進入你與同住家人的體內時,
就由你們的年輕體壯免疫大兵給找出來並且消滅,
就能夠減少病毒接觸到長輩的機率!
防護秘訣2
▶ 下班放學回到家後都要確實洗手

如同前一點所描述,
同住家人反而更容易在外頭接觸到潛在病毒帶原者,
如果病毒還未進入體內,
但是把我們的身體皮膚當成特洛伊木馬一樣,
悄悄地進入我們的居家環境,
這時又沒有用外力把病毒殺死,
我們直接與長輩接觸的時候,
這些病毒就會等待夜深人靜之時,
從木馬內部跑出來入侵長輩。
因此做好洗手是為了杜絕外在未被我們體內軍隊發現的病毒入侵你的家中。
防護秘訣3
▶ 工作場所或學校有同事同學感冒時,自己要戴好口罩防護

當周邊同事朋友有感冒症狀時,
正是他們身上的病毒大開殺戒、威力最強、傳播力最強的時候,
戴口罩是為了避免他們的病毒伺機感染我們,
再由我們接觸到長輩。
也要同時搭配洗手來防範外在病毒入侵我們的家庭。
防護秘訣4
▶ 充足睡眠與均衡飲食,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從前三點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
善待我們自己的軍隊就是給長輩最好的防護。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充足的睡眠與均衡的飲食,
事實上就是平日給我們身上的免疫大軍好好休息、養精蓄銳的時候。
只有當我們的免疫大軍能夠壯大起來,
杜絕一切病毒透過我們突破家中防禦,
才能夠真正的替長輩挖出又深又大的護城河。
疫情期間,
只要確實做好以上4點,
就能有效地降低病毒透過你與家人們接近長輩的機率。
然而,
如果有時候不小心有漏網之魚那該怎麼辦呢?
那就要增強長輩的城牆防護力!
這三個長輩生活壞習慣你注意到了嗎?
– 增高城牆 –

病毒大軍來襲時,
穩固的城牆能夠幫助民眾抵禦外敵避免被攻破,
那該如何幫長輩補強城牆防護力呢?
防護秘訣5
▶ 均衡的飲食,攝取足夠水分

你知道嗎?
根據衛服部調查發現,
在台灣有2~3成老人每日喝水量不到 1500c.c、
高達4成一日攝取熱量不到一天身體所需,
更有高達5~7成的老人營養攝取不足,
有營養不良的情形,
這在生活如此富足的台灣是不是很難想像呢?
事實上,
長輩年紀大之後不僅僅胃口變小、吃一點點就會飽,
身體也會對於飢餓感、口渴感很不敏銳,
再加上味覺退化,
吃東西要調味的比較重才有味道,
這些種種因素都讓長輩不想吃飯、不願意吃飯。
其實對於長輩的飲食,
除非有嚴重心血管疾病、三高超過正常值很多,
或是長輩極度偏食
(像是三餐都只吃爌肉飯、滷肉飯、饅頭配豆漿、鳳梨配白飯這種的)
基本上只要長輩願意吃,
都不用太限制「天然食物」的攝取量。
如果長輩飲食上攝取不足,
免疫大軍的糧草供應不夠,
當病毒來臨時又怎麼會有體力打仗呢?
防護秘訣6
▶ 鼓勵長輩多外出社交

老年人真正的退化並不是因為身體功能的下降,
而是發生在他們的生活圈越來越緊縮的時候。
人是群居的動物,
與他人的社交能夠帶來心理的滿足感,
但是當老年人開始限縮社交圈的時候,
失智症、憂鬱症等各項認知功能退化與精神疾病就會變成他們唯一的好朋友,
而心情低落也會讓身體分泌壓力激素「類固醇」,
讓長輩身上的免疫大軍開始怠惰、變得厭世,
最後面對病毒直接放棄抵抗。
因此長輩有自己的社交圈十分重要,
不僅能增強免疫力,
也能減緩長輩退化的速度。
如果不知道哪裡可以讓長輩結交同齡朋友,
推薦你可以優先詢問社區的「里民服務中心」,
或是打電話詢問里長,
哪裡有政府補助的老人活動可以參加。
最好邀請左鄰右舍的長輩一起參與,
會讓父母出門的意願更加提升!
防護秘訣7
▶ 讓長輩多活動,能自己來的事情不要幫他做到好

不知道小時候學的珠心算你還記得嗎?
是不是已經快忘光了呢?
在台灣社會的傳統概念上,
會認為年輕人對老年人表達尊重的方式,
是要替長輩代勞大小事務。
但是事實上,
過度的代勞反而會讓長輩越來越退化,
就像習慣用計算機的你,
久了之後也忘記珠心算該怎麼算對吧?
久而久之長輩也會隨著大腦功能退化,
而漸漸忘記被你代勞的事情該怎麼做,
反而越幫越忙,
連上廁所都會忘記怎麼上了。
因此,
在長輩能力範圍內,
把長輩能自行處理的事情交給他完成,
比較困難的部分則可以由你代勞,
甚至是依照長輩能力,
漸漸地教他怎麼做,
這樣不僅會延緩長輩失能、
讓長輩有價值感而心情愉悅,
也能讓長輩免疫大軍維持士氣高昂的狀態,
讓長輩在自由生活的路上踏實地前行。
每棵大樹都是從小種子開始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想:
蛤?
就這麼簡單?
那不都是一些老生常談嗎。
沒錯,
其實要保持長輩健康、
給長輩一個安老的環境所要做的,
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但也是因為看似簡單,
很多人就忽略了這些事情的重要性,
才會讓長輩的衰退一發不可收拾,
等到回過神來,
長輩已經坐輪椅、躺床、
沒辦法像以前一樣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才開始花費許多時間與金錢,
花上自己的人生來照顧長輩。
不僅把自己過得很累,
也讓長輩自責自己變成了「廢人」而抑鬱寡歡,
最後走入你我常聽到的照顧悲歌。
這樣無數人走過的照顧劇本是你想要的嗎?
身為子女的我們,
誰不希望自己的爸媽能夠開心、
自由自在地度過人生後半輩子呢?
又有誰希望自己的爸媽每天躺在床上,
怨嘆自己成了家人的累贅,
每天抑鬱寡歡呢?
如果這不是你希望的照顧劇本,
何不趁現在爸媽都還健康、能自在生活的時候,
用最簡單輕鬆的方式,
讓他們快樂的度過人生終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