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資源】家人送安養機構就能得到最好的照護嗎?其實你錯了!帶你從我親身工作經歷,看見機構照護的真實面貌

▎用三個重點挑選適合的安養機構

安養中心、安養機構選擇、安養機構挑選

雖然在我分享許多機構照護實際狀況,
以及我對於家人在機構照護狀況擔憂。

但許多照護者本身有照護與生活兩頭燒的窘境,
在照護能力上或是現實上不得不做取捨,
只能獨排眾議將父母送往機構,
才能提供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面對你此時此刻的內疚感,
身為子女我們能做的,
就是盡力挑選對父母最好的安養機構。

而在選擇機構前,
我建議你先考慮以下幾點:

① 長輩失能程度,以及需要專業照護程度

如前面所提到,
即使都是住宿型機構,
各自能提供的服務也是百百種。

在挑選機構之前,
你與家人可以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長輩身上有哪些醫療管路?

例如較一般的鼻胃管、導尿管;
專業一點的包括氣切管、造廔口、腦部引流管等等,
有些過於複雜、高醫療專業的管路,
一般的安養機構無法提供照護,
如果病情過於複雜,
也可能被安養機構拒絕入住。

因此,
優先確認長輩有哪些管路需要高度專業照護,
能夠讓你在選擇機構類型時,
快速篩選出能夠居住的機構。

✔ 長輩慢性疾病的控制狀況?會不會常常要掛急診,或是密切照護的需求?

例如常常嗆咳、
身上有嚴重傷口需要專業傷口護理、
多重慢性病、
剛從ICU出院要密切監控病情等等。

這些病情不穩定的狀況下,
一個照顧不好,
可能就會病情急轉直下,
也會讓長輩常常為了就醫而反覆奔波醫院,
此時反而選擇醫院護理之家,
或是照護品質好的機構,
會大大地影響長輩在機構的生活品質。

✔ 長輩有沒有長期復健需求?

例如中風偏癱、
行走能力漸漸退化,
希望維持功能等等。

有些機構會與復健診所合作,
讓住民可以直接到復健診所就醫做復健;
或是有些機構會設立一些復健機器,
請合作的物理治療師來帶住民運動。

所以如果長輩有長期復健需求,
可以選擇復健設施比較完整、
或是與復健診所有合作的機構,
能夠讓長輩得到更積極的復健機會。

② 長輩需要的日常消耗品有哪些?

包括尿布、看護墊、管灌牛奶日常用品之外,
也有管路器材更換費用、醫藥費、
救護車費用、營養調配費用等等隱藏花費。

目前機構公告的收費方式不一,
有些廣告上所寫的價格,
可能只有寫出「單純住宿」的費用,
讓你誤以為比其他家便宜很多。

但許多人沒注意到的是,
其實機構有很多「額外加值」的隱藏費用,
是只有你特別詢問,
或是已經簽約完要準備入住時,
才被院方臨時通知的。

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
管灌牛奶是不是要自己準備,
還有尿布、看護墊等等。
每間機構的做法差異很大,
可能是一個月固定收一筆費用,
由院方統一購買同一品牌牛奶與尿布,
但品質就很難保證。

甚至是機構都會有主治醫師駐診,
一個月巡視一次住民的狀況,
這些隱藏的看診費用也是由家屬負擔。

因此,
在入住機構之前,
最好先確認自家長輩需要哪些生活用品,
先自行估算每月使用這些生活用品的花費,
才不會被機構紛亂的收費方式給搞混囉!

③ 家庭能夠負擔的費用範圍?

當你與家人依照以上項目討論後,
我們可以再搭配前面的「各類住宿型機構比較」,
就能初步選擇我們需要的照護等級,
以及能夠提供相對應照護服務的機構類型。

然而要注意的是,
所有機構除了「基本入住費用」之外,
常常會有許多額外支出,
包括第2點所提到的項目,
餐食費用與尿布等消耗品常常是一筆大開銷。

以我所工作的機構來說,
會依照照護困難程度,
從最簡單的第一級,
「每日」照顧費以1120元起跳,
到最嚴重的第四級,
「每日」照顧費1420元計算。

算下來每個月花費大約落在35000元~45000元之間,
而這樣的價位在業界來說,
因為有包含尿布與伙食費,
已經是便宜的費用,
這些還不包括在醫院的看診費用,
以及意外入院的住院費用。

還記得當初在考照服員證照期間,
有一周的實習課程,
我所實習的機構是屬於養護型機構,
裡面會有阿公阿嬤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佳,
每天只有基本三餐可以吃,
沒錢買額外的補充品,
常常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其他有能力負擔的住民喝牛奶。

因此,
在確定好家人需要的照護需求後,
選擇機構時一定要問清楚額外支出項目,
包括飲食費、加購服務費用、消耗品費用、救護車費用等等,
也要問清楚機構所合作的醫院是哪一家。

最好是選擇與家人常就醫的醫院有合作的機構,
這樣有緊急狀況送醫時,
對方醫院才能即時給予治療。

▎送安養中心≠不孝順,住機構也能孝順父母!

安養中心、安養機構選擇、安養機構挑選

以上是我針對機構選擇前,
所提出的幾個大項目作參考。

相信如果條件許可,
我們都希望能夠親自給與家人所需的照護,
讓爸媽能在家中安養天年。

然而在現實中,
我們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困難與拉扯,
常常事與願違,
只好做出當下我們能提供的最好安排,
相信爸媽在機構能得到比在家更好的照護,
才會將爸媽送到機構居住。

根據許多照護者基金會的經驗,
有高達7成的長照悲歌來自於照護者硬扛下照護壓力,
不知道怎麼去排解壓力、尋求協助,
不惜犧牲自己的生活來讓家人有更好的照護,
最後像燒光的蠟燭一樣,
自己身心瀕臨崩潰。

照顧家人讓你耗盡心力嗎?
推薦閱讀:
「想著要盡孝而親力照顧的你,其實是因為不知道這1件事,才會讓照顧拖累你的人生!」

因此,
我分享機構生活的初衷,
並不是要讓將家人送到機構的照護者感到愧疚。

而是希望照護者了解在目前長照體制之下,
實際上能提供的服務限制在哪裡,
以及我們怎麼從現有體制中,
善用優點,補足缺點,
讓自身生活品質與被照護者感受之間找到最優解答。

根據每個被照護者的身體條件、生活習性、疾病控制狀況,
挑選到適合的機構與尋求長照服務都有許多細節要考量。

如果你希望能得到更全面的需求評估,
選擇出最適合家人的條件的住宿型機構,
歡迎點擊下方按鈕,
加入我的LINE@官方帳號後,
輸入「安養中心」,
免費索取我為你製作的「十步驟安心選擇機構」清單,
一步步帶你找到你與父母適合的住宿機構,
讓你在銜接機構選擇到家人入住的流程能更加順暢。

謝謝你把文章看到這,
很好奇當你看完我分享的機構生活後,
如果是你,
你會選擇入住機構嗎?

還是你覺得生活有人幫忙打理很不錯呢?
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與我分享!

你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晚年是什麼模樣呢?
是認為父母值得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還是認為目前長照現況,
讓你對父母的晚年感到悲觀呢?

我始終相信,
一個幸福的老年生活並不是夢想,
而是你與我都可以給與父母的未來,
只是我們現在還離的很遠。

如果你也與我一樣,
想給予父母一個美好的終老生活,
那就持續鎖定在宅中醫師,
讓我陪伴你一起打造屬於你與家人的美好照護時光。

安養中心、安養機構選擇、安養機構挑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