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死亡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一個人在踏入死亡之前,
大多會經歷六個階段:
健康、亞健康、衰弱、失能、重病/末期、臨終。
許多人會以為要由臨終踏入死亡很容易。
事實上,
因為現代醫療發展進步,
醫生要用各種「法寶」讓你維持「活著的現象」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一般人認知的「活著」是「有呼吸、心跳」,
這樣身體就能夠維持著生活機能,
那就讓我們來看現代醫療可以怎麼讓你維持著呼吸功能以及心臟功能。
① 維持呼吸功能

人體需要有呼吸,
目的是為了有「氧氣」供應給全身細胞,
他們才有辦法繼續運作。
因此,
只要任何能讓你維持血氧濃度方法,
都算是維持呼吸功能。
LEVEL 1:氧氣面罩

假如剛開始血氧濃度變低,
但是病患還能自己正常呼吸,
醫師會暫時先用氧氣面罩,
讓病患靠自己力量吸入高濃度的氧氣,
透過增加氧氣濃度來讓血氧順利上升。
LEVEL 2:氣切、插管

假如使用氧氣面罩已經難以維持正常血氧,
表示病患靠自己呼吸效率很差,
為了不讓腦部缺氧,
身體堆積過多毒素,
此時醫師就會考慮用插管、氣切等侵入方式,
直接用機器幫病人把高濃度的氧氣打進肺裡。
LEVEL MAX:人工肺臟(葉克膜)

假如肺臟交換氧氣的功能已經衰退到無法維持正常血氧,
此時就會考慮裝上葉克膜,
靠機器供應血氧,
在把血液打回人體使用。
② 維持心臟功能

人體需要心臟輸出血液,
是需要維持一定血壓讓血液順利流動,把氧氣、養分輸送到全身,
也把要排除的代謝廢物,
搬運到肝臟與腎臟做處理與排除。
因此,
只要能夠維持血液流動的方法,
都可以算是維持心臟功能。
LEVEL 1:升壓劑

假如心臟因為各種原因休克,
無法維持正常血壓來把血液打到全身,
醫師就會考慮用腎上腺素等強迫心臟用力運動的藥劑來加大心臟功率,
維持一定的血壓。
LEVEL 2:心臟節律器

假如心臟是因為內建線路短路造成心臟收縮功率不佳,
醫師就會用外在電流來刺激心臟跳動,
讓心臟收縮效率上升。
LEVEL MAX:人工心臟(葉克膜)

假如心臟已經衰退到用外力也無法維持正常血壓時,
就會考慮使用機器協助推動血液循環。
③ 維持營養供應

這時你也許會想:
吃東西呢?沒有營養怎麼讓身體有能量。
但其實醫師也有各種方法讓你的身體「吃下」食物。
LEVEL 1:鼻胃管

如果嘴巴到胃的通路是暢通的,
但是病患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自己把食物吞下時,
醫生就會考慮插鼻胃管,
協助直接把食物倒到胃裡面消化吸收。
LEVEL 2 :胃/小腸造口

假如不幸地從嘴巴到胃的通路過於狹窄或受損,
無法放入鼻胃管,
或是要長期放置鼻胃管病患會反抗時,
醫師就會考慮在肚子上打洞通到胃或小腸,
把食物直接灌到裡面消化吸收。
LEVEL MAX:靜脈注射營養

如果消化器官功能衰退,
吃的東西都無法消化吸收時,
就會考慮直接把小分子的養分打到血液裡面給細胞吸收。
…..
說到這裡,
也許對你而言,
還是難以想像現代醫療在「維持生命現象」
這一部分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以下我將分享我在醫院實習期間,
見識到的難得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