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自從走過2022年的疫情之後,
你有沒有發現許多以前不起眼的感冒,
似乎比以前更加猖獗、兇猛了呢?
對於年輕體壯的我們來說,
一場感冒都要動輒一兩周才會康復,
更別說在這期間要經歷令人痛苦的疲倦、鼻塞、喉嚨痛等症狀。
那對於體力與免疫力都不如我們的長輩來說,
感冒又是一場多大的煎熬?
在醫院的急診室中,
除了因為車禍、鬥毆、工作受傷的年輕人,
另一大宗就是因為感冒而發高燒、呼吸不過來而失去意識的長輩。
你以為只有那些平常都臥床坐輪椅、需要外傭照顧的長輩才是急診的常客嗎?
其實也有一大部分是平常就活蹦亂跳的長輩被送來,
也有很多長輩因為這場小感冒,
讓他們從原本自由自在的生活,
走上了一輩子臥床坐輪椅的無期徒刑。
如果是你,
你願意看到你那辛苦大半輩子,
好不容易可以休息、頤養天年的父母,
還沒盡情享受完人生,
就因為一場小感冒而一輩子困在一坪大小的床嗎?
我想如果事情發展到這個時候,
就算再怎麼安排奢華、先進的居家環境,
對你的父母而言都沒有意義了,
而你又要陷入多久的悔恨之中呢?
這篇文章就是希望能幫助你與你的父母避免走上如此絕望的困境。
在這篇文章之中,
我將會告訴你七個,
比起單純打疫苗,
更能夠主動保護你的父母免受病毒侵害的「簡單、易學」小技巧,
如果你希望與你一起讓父母能快樂、幸福地迎向人生下半場,
那就別錯過今天的文章囉!
小感冒,大遺憾

2025年1月,
73歲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因為流感併發心肌梗塞而去世。
過世前一天,
謝董事長雖然感到身體稍微疲倦、輕微咳嗽發燒,
但自己感覺身體狀況不錯,
於是就一早出門會見客戶、主持企業開幕典禮。
沒想到在當天早上準備出門上班時,
卻因病猝死,
不僅讓業界人士深感惋惜,
試想若你是他的子女,
明明爸爸前一天還人好好的出門上班,
今天早上卻面臨爸爸驟逝,
此時你心中的震撼與悔恨會有多麼深刻呢?
是否你也會不斷責備自己,
當時不應該輕忽一個小感冒,
如果有讓爸爸去看醫生,
是不是一切遺憾就不會發生了呢?
事實上,
像謝董事長一樣,
因為「小小的感冒」而突然病倒的老年人並不在少數。
目前許多研究發現流感病毒會增加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高達6倍。
就算沒有因為心肌梗塞而過世,
許多長輩也常因為感染引起嚴重肺炎被送到醫院而插管治療,
雖然治療後平安地度過險境,
卻因為住院躺床時間過久、感染引發體力減弱等原因,
從原本生病前活蹦亂跳的狀態,
出院後整個急轉直下,
只能整天臥床或坐輪椅行動。
試想,對於身為子女的你來說,
自己的父母急轉直下的生活品質,
對你來說是多重大的心靈打擊?
許多子女在毫無準備的狀態下,
被迫學習當一個照顧者,
而自己的父母可能只能在床上度過後半輩子。
我想如果是你,
一定也不希望你的父母只能在床上度過餘生對吧?
家人病倒讓照護重擔壓得你喘不過氣嗎?
推薦閱讀:
【日常照護】爸媽病倒需要有人照顧怎麼辦?八步教你如何有效克服照護阻礙,讓照護不再是悲劇!
長輩打疫苗真的有效嗎?

此時你一定會想,
那我應該只要每年都帶他們去打流感疫苗以及新冠疫苗,
這樣應該就可以防止這些狀況發生了吧?
確實,
有研究發現,
施打流感疫苗,
能夠有效降低流感併發症發生機會。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
其實施打疫苗對於長輩來說,
雖然在「減少重症發生機率」有不錯的效果,
但是對於「預防流感病毒感染」效益並不佳。
漸漸有研究發現,
流感疫苗在年輕人的有效率約70%~90%,
但是對於65歲以上長輩,卻只剩下30%~50%,
整個效益大打折扣。
而且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
難道我們只能讓父母打了疫苗之後,
被動祈禱他感冒之後不會變為重症嗎?
那如果父母拒絕打疫苗,
或是沒辦法出門打疫苗,
這樣就沒辦法保護好父母,
只能讓父母整天關在家裡不出門與鄰居交流嗎?
我想不管是哪種生活方式,
都是你不願意看到的對吧?
其實對於保護長輩,
我們可以有更積極的方法。
以下我將告訴你怎麼用更有效益、簡單的防護方式。
而且這些方式不僅僅是針對流感,
而是在任何病毒肆虐之下,
都能避免長輩在疫情期間染疫,
幫助你為你的父母打造出穩固的免疫城牆。